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AI赋能化工教育新未来:我院教师受邀出席第五届全国化工原理教学研讨会

       2025年8月17日至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和化学工业出版社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研讨会暨师资培训会议”在江苏淮安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AI赋能化工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工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未来发展。燕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化工原理》课程主讲教师刘军凯教授应邀参会,并得到了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的全程支持。


聚焦AI赋能,共话化工教育新篇章

      在“新工科”和“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化工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本次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化工原理课程的深度融合展开,设置了多场专题报告和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AI技术应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刘军凯教授作为燕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的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此次参会,他不仅深入学习了国内顶尖院校的先进经验,还结合燕京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与与会专家就“AI+化工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广泛交流。刘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化工原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如何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助力学术交流

       本次参会得到了燕京理工学院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作为学院的重要合作伙伴,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始终关注化工教育与健康产业的交叉融合,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产业学院为刘军凯教授的参会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体现了其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

       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化工原理是健康产业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支持教师参与此类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课程内容的优化与创新,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专题报告亮点纷呈,教学改革再启新程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厦门大学李清彪教授以“生成式AI背景下的教改实践与经验借鉴”为题,探讨了AI技术在化工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教授则分享了“AI时代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强调了数智化教学的重要性;清华大学余立新教授从化工实验大赛的视角反思了化工原理教学的现状与未来。

       此外,会议还设置了教学研讨环节,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改革案例。刘军凯教授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燕京理工学院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认可。

产教融合,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径

       8月20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江苏省实验实践示范中心及企业实践基地,深入了解了产教融合的最新成果。刘军凯教授在参观中特别关注了虚拟仿真实验设备和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他表示:“实践教学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生产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携手共创新辉煌

       随着研讨会的圆满落幕,刘军凯教授对燕京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提到:“本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与全国同行合作的广阔空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与化工原理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与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的合作,探索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

       此次参会不仅提升了燕京理工学院在化工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的支持更是为校企合作树立了典范,展现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五届全国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研讨会为全国化工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化工原理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燕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刘军凯教授的参与,不仅代表学院在化工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更彰显了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前瞻性思考。未来,燕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健康学院将继续携手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共同推动化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化工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