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新闻
重要通知 | 燕京理工学院防溺水安全须知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为切实增强我校学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溺水风险,特制定本安全指南,请全体燕理学子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预防准则 01严守“六不准”“四不要” 01六不准 1.不准无监护私自或结伴游泳; 2.不准无救援人员监护游泳; 3.不准进入无安全设施、无救援或有警示标识的水域; 4.不准盲目下水施救,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0、120; 5.不准未确认安全就游泳; 6.不准无防护设备贸然入水。 02四不要 1.不要在水源周边嬉闹、追逐; 2.不要翻越水域防护设施; 3.不要在身体不适或疲劳时游泳; 4.不要轻信他人不实的水域安全信息 自救要诀 02遇险三步骤 自救要诀若不慎落水或水中遇险,保持冷静并运用正确自救方法至关重要: 1.保持身体漂浮。遇险时立即放松身体,采取仰浮姿势,确保口鼻始终露出水面,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2.缓解肢体抽筋。小腿/脚趾抽筋:立即用手抓住抽筋脚趾,向身体方向反向扳拉,同时伸直膝关节;大腿抽筋:迅速抱膝贴近胸腔,持续振颤按摩肌肉直至痉挛缓解。 3.有效呼救。保持镇定,高举单臂持续呼喊“救命”,配合挥手动作引起周围注意,避免因慌乱呛水。 关键认知 03破除三大误区 关键认知 1.公开水域风险误区。公开水域暗藏暗流、漩涡,易导致方向失控;水温常骤降引发抽筋失温;水草、杂物缠绕肢体加剧危险,切勿将其等同于泳池安全环境。 2.溺水表现误区。溺水并非剧烈挣扎,多为无声窒息。若发现他人出现眼神呆滞、头部倾斜、手臂无力划动等异常状态,需立即警惕,避免错过黄金救援时机。 3.救援方式误区。救援应遵循岸上优先原则:①呼叫支援。大声呼救,召集周围人员协助;②报警求助。立即拨打 110、120,明确事发位置;③工具施救。利用竹竿、绳索、救生圈等延伸物或漂浮物施救,严禁盲目下水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为切实增强我校学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溺水风险,特制定本安全指南,请全体燕理学子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为切实增强我校学生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溺水风险,特制定本安全指南,请全体燕理学子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