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工作
公益实践,燕理在行动 | 燕京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进蒋福山浩然文化村
沉浸文化研学,感悟浩然精神。 浩然文化村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团成员抵达后,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文化探秘之旅。成员们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村落中,参观了文化陈列馆、浩然故居等特色文化场所。 在文化陈列馆里,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向实践团成员们诉说着浩然文化村的历史变迁与独特魅力。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品,详细记录,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以及浩然先生在此生活创作的故事,深刻感受到浩然先生对乡土的热爱与坚守,体会到了文学创作背后的精神力量。 在浩然故居,成员们驻足凝视,透过陈旧的桌椅、泛黄的手稿,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文学巨匠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大家纷纷表示,浩然先生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态度令人敬佩,此次文化研学让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开展急救宣讲,守护生命健康。 文化研学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实用的急救知识宣讲。宣讲现场,成员们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操演示等多种方式,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伤口包扎等常见急救技能。 在理论讲解环节,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操作要点,让村民们对急救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成员们利用人体模型,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从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到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并邀请村民们上台亲自操作,手把手进行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确保大家能够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此次急救宣讲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们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此次燕京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文化研学与急救宣讲有机结合,既让实践团成员在文化熏陶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又为蒋福山浩然文化村的村民送去了实用的急救知识。未来,燕京理工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